近日,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赵鹏巍校友回到母校,在忻州一中主北两校区作专场报告。校领导,校友代表,主北两校区管理干部、师生共同聆听报告。副校长王新林主持北校区报告会,副校长冯长春主持主校区报告会。
赵鹏巍校友作精彩报告
副校长王新林主持北校区报告会
副校长冯长春主持主校区报告会
校友代表、管理干部、师生聆听报告
报告会现场
交
流
提
升
探寻奥秘 交流提升
赵鹏巍是忻州一中2000级196班优秀校友,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,先后在日本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(YITP)、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物理学理论研究。2018年,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,同年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相对论量子多体理论、相对论有效场论、奇特原子核性质、基本对称性及其破缺等,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RL等发表SCI论文99篇,三篇论文被美国物理学会期刊PRC遴选为“编辑推荐”论文。研究成果获得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、德国GSI、欧洲核子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的关注,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40余次,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作讲座30多次。自2020年起,持续每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“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”榜单。担任中国物理学会核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《FoP》《中国物理快报》等学术期刊编委,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。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,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优秀指导教师奖,《中国物理C》最佳审稿人,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。
赵鹏巍校友为学弟学妹题赠寄语
榜样引领 矢志奋斗
赵鹏巍校友以“格物致知,穷理逐梦”为主题,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个人成长之路和物理研究的专业知识。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、一段段深情的往事,与大家分享了在忻州一中读书的美好时光,感恩母校和恩师的培养,感谢同窗之间的深厚友情。他从元素周期表谈起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物理学的内涵与价值,介绍了北京大学物理学的研究成果,并从“原子结构”“核时钟”“大科学装置”等方面解读了物理学的一些研究内容,激发了忻中学子探寻物理学奥秘的浓厚兴趣,开拓了他们专业知识的格局与眼界。在与学弟学妹的交流互动中,赵鹏巍校友亲切地为大家解答各类物理专业知识,指引人生规划,启迪成长智慧。
报告会结束之后,赵鹏巍校友一行漫步母校校园,参观校史博物馆等文化展馆,赞叹母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与办学成果。
合影留念
格物致知,穷理逐梦。忻州一中人才辈出,培养了赵鹏巍校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,为国家和民族的各项事业不断贡献忻中人的智慧和力量。杰出校友回到母校,同师生分享交流,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在校学子明确奋斗目标、激发昂扬斗志、锤炼家国情怀,力争成长为报效祖国的拔尖创新人才。